今年以来,普洱市将“创业之城”建设作为城市发展战略定位,打造了既根植于普洱地方特色,又面向未来的创业生态系统。思茅区紧抓普洱市“创业之城”建设机遇,打造了一系列充满新兴活力的创业园区、创业村落及创业街区,为创新创业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依托政府部门、学校、实训基地、产业园等资源,创建了云科热区众创空间、普洱咖啡主题创业园等一系列创新创业平台,全面推动“校政、校院、校企”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进一步服务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普洱咖啡主题创业园采取“政府主导、高校支持、企业运营、社会参与”的模式运营,是一个集咖啡产品研发、品牌打造、电商营销为一体的创业就业平台。通过党建赋能与创业园深度融合的方式,充分利用热作学院在咖啡产业领域先进技术储备、优质师资储备等特色资源,持续培养咖啡种植加工技能人才、咖啡文化达人等,推进咖啡产业及周边产品的研发及成果转化。 
咖啡文化创意区通过咖啡入校园等活动及推广方式,为应届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提供文化创意服务平台,展示高校师生在咖啡产业领域的创新创意。挂耳咖啡、冷萃即溶咖啡、咖啡腰果、普洱茶饼、咖啡文创产品……走进普洱咖啡主题创业园一楼,一侧壁柜和桌子上整齐摆放着普洱咖啡和普洱茶的产品,种类多样,琳琅满目;另一侧空间,则被精巧打造成电商培训室,丰富有趣的各式创业课程及创业体验活动,在这里开展。 
严孟蝶是2023年从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的一名应届毕业生。由于自身对普洱咖啡感兴趣,在校期间,就开始积极参加咖啡培训课程、学习咖啡烘焙、咖啡生豆分级等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入驻创业空间后,她与伙伴们满怀期待地讨论着后续创业计划中新店开业的细节。 
“学校搭建的众创空间平台为我们创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不仅提供了免费的办公区,免收房租和水电费,而且在毕业两年内都不收取任何费用。在众创空间里,大家学会了资源整合,将各个小团队所需的资源进行互补。缺乏经验和资源是我们的短板之一,这里不仅有专业教师的点拨,还有创业导师的悉心指导,帮助我们更好地孵化和成长,为未来的创业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严孟蝶说。 
为紧跟直播电商行业发展,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在创业园还建立了咖啡特色电商直播区。咖啡特色电商直播区通过联动普洱本地咖啡产业企业、行业资源等,将园区打造成为集电商、直播、资讯等多元化服务内容为一体的咖啡数字电商平台,搭建高校咖啡电商直播生态园。 
“在冲泡挂耳咖啡的时候,水温过高会烫伤咖啡,过低的话咖啡萃取的香味和口感会受到影响,建议水温控制在92℃左右。”“这款茶的汤色明亮,口感层次很丰富。”走进普洱咖啡主题创业园的直播培训室内里,主播通过生动的语言,为观众们讲解冲泡挂耳咖啡的相关知识和如何挑选自己喜欢的茶,助播与运营团队分工配合,完成产品展示,引流推广等工作。 
普洱咖啡主题创业园是助推普洱咖啡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部署,不仅为学生链接企业,架起就业实训的桥梁,也为创业者和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创业园依托学生专业特色,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学校通过体验式教学课堂,为在校生提供了更多实际操作和实践锻炼的机遇,帮助他们增强就业竞争力和职业素养。通过充分整合校政企多方优势资源,构建“政校企研”创新创业协同育人体系的创新举措,打造以企业为龙头,学生为主体,集咖啡产品研发、品牌打造、电商营销为一体的创业就业平台,进一步激发在校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活力,推进咖啡产业及周边产品的研发及成果转化。 

普洱咖啡主题创业园从2022年11月正式揭牌成立以来,已注册并孵化50个创业项目,带动和培养近千名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其中,部分团队毕业后仍坚持继续打造账号品牌,努力实现创业梦。“我们通过农咖集市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为应届毕业生或在校大学生提供文化创意服务平台,让学生在创业过程当中了解到创业的流程,提升他们的创业技能,使创业的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到社会的无缝衔接。”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学工办副主任普丹萍表示,将以咖啡产业人才需求为导向,精准培育咖啡行业人才,打通咖啡产业人才堵点、难点、断点,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通过创业园,让学生能够把教学中、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的实践当中去。通过企业和学生进行结对,让企业能够把更新专业技术带给学生,把更好的市场资讯带给学生。 |